曾国藩在外做官,始终不忘对子女殷殷教诲。从咸丰二年到同治十年这二十年中,他写给两个儿子的信近两百封,教子如何读书、作文、做人。如何做到只求读书明理,不求做官发财。他教导儿子读圣人之书,并能身体力行,学有所用。
由此可见,曾国藩对家人的严格,不但大到品德的修养、与邻里族亲的友善、不干涉公事等,还涉及一些细节,如对男子要规定做收粪、锄草、扫屋、抹凳,女子要做鞋、纺布、下厨、做调料、酿酒。他事无巨细,都要严格要求,没有怠慢轻懈过。他常教育家人要“盛时常作衰时想,上场当念下场时,富贵人家,不可不记此二语也”。他认为,要树立好的家风,治家更应居安思危、精打细算、目光长远。
曾国藩持家绝学
在治家上,曾国藩奉行“治家贵严”的准则,提倡“进德修业”、“俭朴持家”。曾国藩认为“进德修业”,就是在积累无形的财富,完全是由自己做主。因此,在曾国藩去世时,清政府上谕称赞他为“学问纯粹,器识宏深,秉性忠诚,持躬清正”。他的德业修行之深由此可见。
和气治家,家和事兴
中国人讲求家和万事兴。曾国藩作为士大夫追求“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”,二者自然地结合在了一起,但是,清官难断家务事。一个大家庭真要做到“和”的境界并不容易,这需要一种气度、一种责任心,更需要一种无私心的信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