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二)课程论的应用研究
1.课程编制
课程编制是课程研究的核心部分,是应用研究的集中体现。1989—1997年,课程编制的研究主要侧重对西方课程编制模式的介绍。笔者在中国知网以“课程编制”为主题搜索1989—1997年的文献,并按照“被引”作为筛选条件,搜索出排名前20的文献,其中就有6篇是介绍西方课程编制模式的,分别为:施良方的《西方课程探究范式探析》《——兼述美国课程理论的兴起与发展》,刘义兵的《当代国外课程评价的基本模式》,汪霞的《国外几种课程编制的方法、程序及模式》,张玉勤的《美国课程改革透视》,代蕊华的《西方课程编制模式及其启示》。同时,以课程编制为主题的著作或文章中,关于国外课程编制的介绍都占据一定篇幅,引进西方的力度可见一斑。其中,理论上介绍较为系统、实践应用最广泛的当数泰勒的目标模式和施瓦布的过程模式。
反观国内研究,仅仅将课程编制看成是文本形式的课程方案的编制,即制订课程计划、编制课程标准和编写教材。因此,关于课程编制问题的研究,主要集中在制约课程编制的因素及其原则原理、教材编写的标准及准则、课程内容的选择标准等。对比国外和国内关于课程编制的研究可以发现,前者更注重以问题为中心,以解决课程实验或实践中发现的问题为出发点,构建有针对性的课程编制模式;后者则以理论为核心,将西方理论模式作为参考框架,注重理论思辨,以完整的课程编制理论体系作为落脚点。但是,其中不乏紧密结合中国课程实际情况进行理论研究的,陈侠的《课程论》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论著之一。